網絡別再向基層乾部喊話“尬舞”了,請讓他們從“扮演焦慮”中解脫出來。與其讓乾部在鏡頭前“出糗”,不如激勵他們多做一些提昇旅行體驗的實事。
近来,四川綿陽安州區秀水鎮乾部在油菜花田的“魔性尬舞”意外走紅後,在多地卻出現了“東施效顰”者從“花田起舞”到“土味喊麥”,從“溫泉露點”到“油膩互動”,一些地區為了提昇文旅熱度,基層乾部被要求參與短視頻拍攝,仿照網絡盛行舞蹈,以期招引游客和網友的關注。這種做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的宣傳作用,反而引發了公眾的質疑和恶感。
秀水鎮的“魔性尬舞”本是一次低成本、接地氣的文旅宣傳嘗試。基層乾部放下身段,用“蠢笨的真誠”打破傳統形象,短視頻帶來客流增長。這種“觸網”嘗試在信息傳播多元化時代,確實展現了當地的親和力。但是,“沒有金鋼鑽,別攬瓷器活”,若沒有跳舞的基本功,仅仅盲目寻求方式,帶來的只能是辣眼睛。
“觸網”不等於隨意,更不等於跟風。將“尬舞”視為萬能公式,盲目追逐流量紅利,本来的真誠便異化為“扮演”。获得的作用也未必好,很可能是“線上千萬播映,線下門可羅雀”。身處其间的基層乾部更是叫苦连天,“我不是黃蓉,我不會舞功”
基層乾部是專注服務群眾、推動当地發展的公僕,而非流量的东西。“東施效顰”式的低劣仿照,不僅損害了乾部形象,也偏離了文旅宣傳初衷。比较於外表熱鬧,文旅宣傳更應通過发掘当地特征,講好本地故事,真实招引游客的關注和共鳴。
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事例。新疆伊犁昭蘇縣原副縣長賀嬌龍身披紅大氅雪地策馬的視頻曾火爆全網,成為官員推廣文旅的標杆事例。去年底,沈陽市於洪區文旅局副局長彭勃再創熱點,他在稻田顶用英語、東北話無縫切換推介當地大米,憑借紮實專業才能和接地氣的表達贏得廣泛好評。這些都說明,只要安身本地特征、發揮個人優勢的真誠推介纔能獲得認可。比较之下,盲目跟風、靠“審丑”博眼球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
乃至能够說,最好的文旅宣傳,是腳踏實地干事、打造“討好型市格”那些默默耕耘的瞬間。酒店民宿一房難求,湖北宣恩縣文旅局局長騰落发中空房給游客救急。這樣的暖心故事,勝過千百條“整活”視頻。
所以,網絡別再向基層乾部喊話“尬舞”了,請讓他們從“扮演焦慮”中解脫出來。與其讓乾部在鏡頭前“出糗”,不如激勵他們多做一些提昇旅行體驗的實事,諸如精准調研找准特征、完善配套加強品控、培养產業延長鏈條等。唯有如此,纔能防止“曇花一現”的尷尬,讓網紅變長紅。畢竟,游客纔是“文旅敘事”主角。(津雲評論員 仁言)